黃河改道概況

名稱 六大遷徙 年份 時代 改道概況
大禹治水 上古 黃河泛濫,修築禹河
禹河大徙 1 -602 周定王五年 黎陽宿胥口決徙,偏離禹河故道
-168 漢文帝十二年 酸棗決堤,漢代最早一次決口
-109 漢武帝元封二年 瓠子河決口,武帝親臨,郭昌塞決成功
魏郡改道 2 11 王莽始建國三年 魏郡決口,至70年王景治理後安流
橫隴改道 1034 宋仁宗景祐元年 澶州橫隴埽決口,分為多支東北入海,至1041年下詔暫停修決
商胡改道 3 1048 宋仁宗慶曆八年 衝決澶州商胡埽,分為北流、東流(二股河)。三易回河三次堵塞北流。東流1099年斷絕。
4 1128 宋高宗建炎二年 杜充抗金決堤,滑州改道,開始黃河奪淮。1168年李固渡決口,1194年陽武決堤,1234年蒙古軍決黃河寸金淀。
1286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 開封等十五處決口
1297 元成宗大德元年 杞縣蒲口決堤,汴梁被淹
1344 元惠宗至正四年 白茅口決堤,賈魯堵住缺口
5 1391 明洪武二十四年 原武黑洋山決口,賈魯舊河淤。劉大夏、潘季馴治河。1572年穩固歸一
咸豐黃河大改道 6 1855 清咸豐五年 銅瓦廂決口,結束黃河奪淮。
花園口決堤事件 1938 民國二十七年 國軍為阻擋日本軍,炸毀花園口堤